编辑寄语:读懂浙江,就是读懂中国民营经济的未来
在我国,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岗位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而且直接关系经济社会的平稳持续运行。
浙江省是民营经济大省,也是民营经济的先发地。这里的民营经济起步早、发展快,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市场经营主体充满活力。
“草根经济”如何成长为“参天大树”?在发展实践中,浙江省的民营企业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模式和经验,从乡村创新引领行业发展,“三产联动、三生融合”的竹制品产业、蜂农打造的“甜蜜乡村”、匠心坚守的“台州制造”,到政府提出“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的营商环境改革,再到 “东迁西归”的人才培养模式……浙江省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书写了生态共建抵御市场风浪的有益模式。
《民营经济:浙江实践的典型案例》是对浙江省所辖市县的民营经济发展进行实地调研的成果,书中从营商环境、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品牌建设等7个方面提炼了30个典型案例,再现这些县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归纳和提炼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
当这本书将30颗明珠串联起来,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经济腾飞的密码本,更是一幅中国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清明上河图。
然而,即便如此,有限的文字也始终不能尽显该省民营经济的全貌。浙江省的经验,更多是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和政府提供服务的便利性。这本书仅作为浩渺探索之点滴尝试,为广大民营企业、地方政府在改革中破局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读懂浙江,就是读懂中国民营经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