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根据政府会计改革与发展需要,继续健全完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体系并推动其全面有效实施。自2015年起,我国积极推进政府会计改革,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体系。至今,财政部已发布实施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和《财政总会计制度》等,建立起“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的核算体系,为加强政府资产负债管理、防范财政风险等提供有效支撑。现阶段,我国应根据政府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主体、内容等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构建政府资产负债核算与报告体系。
在此背景下,《政府资产负债核报与会计治理论纲》针对政府资产负债核算和报告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并构建一套科学全面的分析框架,对深化政府会计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一套科学、客观、适时的政府资产负债核算与报告体系来反映政府“家底”,以便客观评估政府财政财务状况和运行情况,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本书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从核报目标、核算主体、核算内容、列报四个维度深入探讨了政府资产负债核报体系的构建逻辑与优化路径;针对公共基础设施、文物资源、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政府数据资产的核报问题提供了独特的分析视角和解决方案;进一步分析和检验了政府资产负债信息的治理效应,旨在揭示政府会计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功能作用。